1924年,一艘巨轮从日本东京湾缓缓驶向中国。船上有一个男人靠着栏杆,望着祖国的方向陷入沉思。
当时所有人都不知道,他的归来将对中国的农业发展带来一场怎样的变革。1926年的一天,他在学校附近犀牛路尾的水塘里发现了一株野生水稻。他把这株野稻种子收获播种观察,并与栽培稻杂交。创下了世界上第一个把野生稻抵抗恶劣环境的基因转移到栽培稻的成功先例。
十年后,他用广东农家品种“早银占”与印度野生稻杂交,培育出世界首个“千粒穗”水稻类型。最大的穗中有1400多个谷粒。这一发现,成为当时水稻学术研究的重大突破。大批农民采用了他的良种,增产高达25%,百姓感激地称他为“谷种佬”。
他的一生都在践行着自己的誓言:为人民温饱尽责尽力!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丁颖。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1772号